组织部
 首页  部门概况  党建动态  组织工作  干部工作  教育培训工作  干部监督工作  党校工作  学习园地  制度文件  办事指南 
当前位置: 首页 > 党建动态 > 校级动态 > 正文

学习贯彻党代会精神之八:教师教育学院:多管齐下铸华章

2014年12月11日 09:40  点击:[]

    第三次党代会强调,今后五年我们要弘扬师范办学传统,创新教师教育,培养具有实用技能、国际视野和健康人格的教师。当前我国的教师教育迎来发展的良好时机,教师资格证考核与使用,促进了传统师范教育的大变革,一方面师范专业学生必须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,另一方面准教师还必须具有娴熟的教育教学技能。为此,学校党代会明确提出为弘扬我校的师范办学传统,要进一步深化教师教育改革,彰显师范办学特色。这体现了学校党委对教师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,体现了学校党委的高屋建瓴,紧抓时代的脉搏,为我校今后五年的教师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。当前,贯彻落实党代会精神,我们必须统一思想、凝聚力量、狠抓落实。
  一、以课程整合为突破口,做好师范生教师资格考试的备考工作。
   按照教育部关于师范生教师资格证考试的有关规定,结合我校办学实际,为了切实提高师范生的教育知识与能力、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和个人的综合素质,适应新时期教师岗位要求,在学校相关部门的支持和配合下,我院整合了教育类课程,并付之于实施。现已经全面启动新的培养方案,开设的课程有《教师职业道德与法规》、《心理发展与健康》、《教育基础理论》、《教育能力与技术》、《中学教育与管理》、《课程设计与研究》、《教师口语》、《汉字硬笔书写技法》等,我们将按照教师资格证考试大纲,组织人员编写教育类课程标准及教材,力争下一学年启用新版的教育类课程教材,为我校师范生迎接教育部教师资格证考试做好充分准备。
  二、依托教师教育改革试验区平台,提高师范生的教育教学技能水平
  创建教师教育改革创新试验区是我校创新人才培养、提高师范生教育教学技能的重大举措。2012年6月和2014年6月我校分别与怀集县、封开县人民政府签订协议,共建肇庆学院(怀集、封开)教师教育改革创新试验区,为高年级师范生提供稳定的顶岗实习基地,开创了“大学—地方政府—中小学合作”三位一体的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,这是探索地方师范院校为基础教育服务、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、培养优秀的教师教育人才所进行的创新举措。
  为了更好推动构建高校、政府和中小学校“三位一体”的教师教育培养新模式,发挥实验区教师教育改革的辐射和带动效应。我们不仅开展顶岗实习工作,置换出中小学教师到我们相应学院进修学习。还聘请肇庆市各县市中学名校长、名教师为我院特聘教师,担任中学教育与管理课程的教学工作,这些教师都是多年来一直活跃在教学第一线,有着丰富的中小学教育教学经验,深谙基础教育之道。
  三、以“卓越教师”培养计划为抓手,探索教师教育培养的新模式
  2014年上半年我们结合肇庆学院办学理念和教师教育改革需要,坚持教师专业化导向、能力导向和实践导向,通过选拔考核,开展了2014肇庆学院卓越教师“砚园”班试验。通过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,培养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和创新精神,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过硬的综合教学技能,能够引领和服务中小学基础教育改革的卓越教师。无疑支持、服务、引领基础教育改革发展,不断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。 
  四、以“广东省教师教育会议”为契机,推动教师教育的深入开展
    第一届广东省教师教育会议将于2014年11月在教师教育学院举行。参会人员包括教育厅领导、省内各高校教师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。会议无疑为我们提供了学习和了解教师教育发展前沿的窗口,也提供了展示自身发展成果的平台,对促进教师教育工作的创新与发展,提高教师教育办学水平,将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。
  为了办好本届教师教育会议,我们已经开展了如下工作:1.认真组织教师撰写教师教育课程标准,实验室使用标准,展示近年来所取得的创新成果,争取在大会上进行交流。2.邀请参会知名学者来学院作学术报告,进一步密切与国内外相关机构的联系与交流。
  我们深信,通过第一届广东省教师教育会议的成功举办,必将促进我院教师教育工作的发展,并以此会议为契机,进一步推动相关学科和实验室的建设与发展,使学术交流活动上升到一个新水平。

 

关闭

  通知公告 更多>>
带班党员:感受廉政文化 提高...
带班系列之十六:重质重量推就业
带班系列之十五:发挥党委作用...
带班系列之十四:谋实事 出特...
带班系列之十三:做学生就业创...
  下载专区 更多>>
肇庆学院中层领导干部岗位意向...
肇庆学院中层领导干部及相关人...
肇庆学院中层领导干部及相关人...
肇庆学院中层领导干部兼职申请...
党支部党员大会流程图

肇庆学院党委组织部 版权所有
地址:中国广东省肇庆市端州区肇庆大道   Email:dwzzb@zqu.edu.cn  电话:0758-2716441